雖然大洋之大超乎我們的現象,在大洋深處有無數生物,也有各種各種千奇百怪的景象,但是有一些東西本身是不存在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也逐漸在改變了地球的環境,對地球的環境帶來了很多影響,如我們現在常說的氣候變暖問題、環境污染問題等。現在在一些遠離人類的區域(如深海處)已經不斷出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出現,也是向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需要保護環境。
深入萬米海底,發現本不該出現的東西
菲律賓的海洋研究團隊對世界上第三深海溝「菲律賓海溝」進行了探測,當深海潛水艇深入到10540米深的海底時,發現在海底存在大量塑膠垃圾,這些塑膠垃圾包括衣服、玩具等,研究人員在看到這一幕後,將其稱為「像在逛超市」。也就是說,在萬米深海處發現的塑膠垃圾數量之多、種類之多,超乎想象,所以研究人員用「超市」來形容。
本身,如果沒有人類的影響,在深海理論上是不存在這些塑膠垃圾的,但是隨著我們不斷使用這些塑膠製品後,這些垃圾微粒會隨著地下水、暴風雨等方式進入到河流,最後匯入到大海中。科學報告指出,每年進入到海洋中的塑膠垃圾數量超過1000萬噸。這些匯入大海中的塑膠垃圾大多數都埋藏在了深海處,只有1%左右的塑膠垃圾漂浮在海面上。也就是說,我們丟棄的塑膠垃圾對海洋的影響主要集中在深海處。
雖然這看起來似乎能夠緩解我們塑膠垃圾排放的壓力,但是實際的情況卻不是這麼簡單。因為深海生物可能會將這些塑膠垃圾吞食下去,進而引起這些海洋生物的身體出現問題,直至死亡。除此之外,有一些塑膠垃圾(如漁網等)可能會纏住一些海洋生物,影響到它們的活動能力,這不僅會導致這些海洋動物的捕食能力出現下降、逃生能力下降,也會影響到它們的生長。我們在網路上可以看到不少海龜等動物被塑膠垃圾纏住的畫面。當這些海洋生物吞食了這些塑膠垃圾後,可能會經過食物鏈的方式流向我們人類,最後影響到的其實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珠穆朗瑪峰也出現本不該存在的東西
除了深海出現了這些本不該存在的東西外,在世界第三極「珠穆朗瑪峰」上也發現了這些塑膠微粒。發表在《Cell》One Earth上的科學報告指出,研究人員在珠穆朗瑪峰採集到的雪、水樣本中發現了一些塑膠微粒,這些塑膠碎片包括聚酯、丙烯酸、尼龍和聚丙烯。深海處出現塑膠微粒,我們還可以理解,因為這些塑膠微粒可以通過河流、地下水等方式流入大海中,珠穆朗瑪峰高達數千米,這些塑膠微粒是怎麼出現在高峰上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研究人員猜測可能是一些登山者在攀登珠穆朗瑪峰時留下的,這些聚酯、丙烯酸、尼龍和聚丙烯等塑膠微粒可能來自登山者的衣服或者攀岩繩。雖然在珠穆朗瑪峰發現了塑膠微粒,但是在這裡的塑膠微粒還不是很多,畢竟能夠到達珠穆朗瑪峰上的人類並不是很多,我們對珠穆朗瑪峰的污染還不是很厲害。
地球未來會走向毀滅嗎?
種種跡象表明,地球正在受到我們人類的影響而發生一些改變,如氣候變暖導致了世界各地的冰川加快了融化的速度,一些物種也因為棲息地破壞等原因而面臨絕境。如果人類持續破壞地球環境、地球氣溫持續上升,地球未來會走向毀滅嗎?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並沒有看到地球要走向毀滅的跡象,但是地球已經以各種形式向我們人類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人類要保護地球。這些年來,我們也確實是在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來緩解氣候變暖、減少塑膠製品垃圾的排放,但是保護地球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需要我們大家持之以恆不斷參與到環境的保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