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933年5月2日第一次拍攝到了尼斯湖水怪的照片,但尼斯湖水怪的傳說已經流傳了1500多年。實際上,尼斯湖水怪的真相在去年或許就已經解開。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遺傳學家尼爾戈梅爾在去年對尼斯湖進行了一項環境定位調查採樣,採樣水體達250份,通過DNA測序最終確定尼斯湖水怪,為一條巨型鰻魚,並不是傳說中的蛇頸龍或其他生物。
尼斯湖水怪傳說及簡介
尼斯湖位於蘇格蘭高地地區,是英國擁有最多淡水蓄水量的湖泊,總蓄水量達到了70多億立方米,尼斯湖雖然水溫較低,但終年不結冰,光照充足,所以比較適合水生生物生存,湖中的魚類資源非常豐富。
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有傳聞尼斯湖中出現了身形巨大的水怪,並且經常吞吃路人和過路的家畜。在當地文獻資料上就有記載:尼斯湖中的水怪常常出來傷人,頭如牛,長著非常長的鼻子,渾身上下光滑無鱗,長著比例誇張的長脖子。
其中在西元7世紀,聖圖天鴿座傳記中就對尼斯湖水怪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記載。書中提及西元565年,英國的傳教士聖科倫巴在前往弗內斯的途中,遇到尼斯湖水怪正在揚起長長的脖子,攻擊岸邊的男子,他挺身相救,二人得以脫險。
最後尼斯湖中有水怪的消息不脛而走,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目擊水怪的傳聞頻頻出現。幾十年來,尼斯湖水怪的傳聞甚囂塵上,在英國近代,有許多人據說都親眼目擊過尼斯湖水怪。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1933年5月2號,當地的報紙刊登了尼斯湖水怪的首張目擊照片。
在1960年,英國幾家大學組織了一支科考隊,用聲呐對尼斯湖進行探測,最後確實發現,尼斯湖中有大型生物的身影。在1975年波士頓應用科學學院的專家們,在尼斯湖中用水下攝影機拍攝到了幾張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隱約拍到了一張類似魚鰭的巨大物體。
在1980年到1990年之間,也有部分科學團體前往尼斯湖進行考察,但是一無所獲。26年以前,一篇科學論文甚至指出,1933年的尼斯湖水怪照片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遺傳學科學家揭秘尼斯湖水怪的真相
直到2018年6月,紐西蘭的奧塔哥大學遺傳學教授尼爾戈梅爾帶領自己的研究團隊開始對尼斯湖進行全面的科研考察。尼爾戈梅爾帶領他的團隊主要採用基因測序的辦法,對湖中的生物應用比對的方法,來確定尼斯湖水怪的真身。
這種方法叫做基因測序,一般情況下,這種最前沿的科學測定方法是應用於海洋中的生物。理論基礎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基因排除。凡是接觸過水源的各種生物,無一例外的就會在水中留下自己的DNA,在進行比對就可以了。
研究團隊在尼斯湖不同的區域採集了250處水樣,並從這些樣本中提取出所含生物的DNA。一共檢測出3000種不同的生物,隨後科學家將這些生物樣本和現在已知的10多萬種的生物基因進行詳細的比對。
科學家們在尼斯湖中發現了許多生物的DNA,多達3000種,其中包括人類,魚類,諸多水鳥和各種微生物。最終結果科學家們確定尼斯湖中並沒有爬行動物,鯰魚,鯊魚等生物,最主要的是也把人們最懷疑的史前生物蛇頸龍排除了。
但是研究團隊卻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250處湖水樣本均提取到了一種巨型鰻魚的DNA,這說明尼斯湖中生存著非常多的此類鰻魚。科學家們預計這種鰻魚可能會長到1.9米以上。並且根據基因分析這些鰻魚,較大個體很有可能長到5米長。
所以,尼爾戈梅爾團隊表示尼斯湖經過水體採樣,並沒有發現任何新物種或者史前大型生物的DNA,但是卻發現了巨型鯰魚鰻魚的DNA,所以尼斯湖水怪為巨型鰻魚。基因測序加排除也是現在最新最準確的考察方法。所以尼爾戈梅爾對待科學嚴謹的態度和最後的結論還是非常可信的。
總結
上千年的尼斯湖水怪之謎得以破解,還要歸功於科學家們對科學難題的孜孜不倦的研究態度。最終通過尼斯湖附近區域250處水樣的採樣,分析其中的DNA,在與已知生物DNA庫比較。
排除了史前動物蛇頸龍和其他大型生物的可能性,最終確定尼斯湖水怪為巨型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