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上山挖筍,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鑒定后:價值400萬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擁有著數千年文化的優秀國度,在中華大地上,唐宋時期的繁榮經濟和元明時期的遼闊疆域都是它的特色。然而,中國還有最大的一個特點,也就是「遍地是寶」。
中國的歷史悠久,而中國地下的礦產資源更是豐富,但是在中國的地下乃至民間各處,不僅僅只有礦產,更多的是那些珍貴的文物,也是我們掛在嘴邊的「古董」。
正所謂:「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我們生活在這樣和平安穩的一個國度之中,研究文物已然成為一種事業。要知道,文物是承載歷史記憶的載體,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他們所呈現出來的一切則是非常珍貴的。
客觀的說,文物的價值并非它本身,而是它所蘊藏的歷史價值。尤其是在我們中國這樣歷史悠久的國度之中,文物顯得格外珍重。然而,就在歷史悠久的中國,文物流落民間已經是家常便飯。
據悉,一對珍貴的文物「帶血雞蛋」曾被一個農民無意中發現。經過幾番周轉,「帶血雞蛋」最終去了哪里?
一、「帶血雞蛋」的問世
他是四川山區的普通農民,辛勤勞作一生,過著極其平淡的生活。在他過去生活的幾十年里,從未見過任何的風浪。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老年時期,卻因為一對石頭而聞名當地。
當時,這位老農一如既往的上山挖竹筍,作為居住在山里的村民,挖竹筍已經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那些上了年紀,留在村里的老人,經常回到山里挖竹筍,這樣一來,也為家里節省許多買菜的開資。
然而,就在老農像平常一樣挖竹筍的時候,他卻發現改變自己一生的東西,也就是一對石頭。當時老農漫不經心的挖竹筍,隨后,他便挖出兩顆又大又白的竹筍,當時的他感到非常滿足,心里甚至有幾分高興。
當時,讓老農意想不到的是,之后他所挖出來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寶貝」。就這樣,老農抱著挖竹筍的心態,挖出了一對「帶血雞蛋」。老農看著這對不同尋常的石頭,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就這樣,老農把石頭帶回了家,由此,關于「帶血雞蛋」的故事真正展開。
隨后,老農將這兩塊身份不明的石頭帶回了家,并且進行認真的清洗。等到老頭洗完石頭,便發現這兩塊石頭散發出一種不可描述的光芒。尤其是它上邊類似于血跡一樣的紅塊。隱約透露著一種高貴。
當時的老農并不知道這兩塊石頭的真實身份,他只是覺得這兩塊類似于雞蛋的石頭巧奪天工,并且兩塊可以實現對稱,完全可以當做一件珍貴的擺件。
直到后來,隨著專家的出現,老農才知道這兩塊石頭的真實身份。從那一刻起,老頭的命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二、不是石頭,而是珍貴玉器
當時的老農對于眼前這兩塊帶血雞蛋,并沒有想到這兩塊石頭可以換多少錢,以及他有多少價值。他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兩塊石頭樣子舒服,可以當做自己的戰利品,向街坊鄰居展示一下。
隨后,老農讓鄰居爭相觀看,與此同時,老農的鄰居也向老農投以羨慕的表情。漸漸的,老農獲得一對奇珍異寶的事情也就流傳開來。緊接著,老農的兒女更是把這兩塊帶血雞蛋的照片曬到網上。這樣一來,老農以及手里的「帶血雞蛋」成為眾多網友關注的焦點。
與此同時,當地文物協會的專家和考古學家紛紛找到老農,并在老農的允許下對這兩塊帶血雞蛋進行考察。當時專家經過簡單的查看,便斷定這兩塊石頭是珍貴的文物,他們最早出現于明朝時期。
后來,專家給出準確的答案,這兩塊石頭其實是古代時期稀有玉石的一種,出自于宮廷之中,是當政者隨手把玩的擺件。如今,這兩個帶血雞蛋鄰國歷史元素的浸入,它的價值已然不可估量。
從那以后,老農手里擁有珍貴的古代玉石的消息便流傳開來。緊接著,來自各地的文物販子都向老農開出高價,試圖帶走這一對帶血雞蛋,但是老農都予以拒絕。
原來,老農早有自己的想法,他想把這兩塊帶血雞蛋贈予他所信任的人或者單位。
三、文物交給國家,老農成為名人
對于老農手里的這兩塊帶血雞蛋,專家也是格外重視,尤其是在確定這兩塊雞蛋的來歷以后,專家更加確信它們的價值。為了不讓這些珍貴的文物到達文物販子手里,專家決定對老農曉以利弊。
隨后,專家告知老農這兩個帶血雞蛋很有可能是明末清初四川政權張獻忠手里的物件,它們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專家講述的過程中,還強調最為重要的一點,這兩個帶血雞蛋必須同時存在,如果分開的話,它們的價值就會驟減。
然而,讓老農意想不到的是,在他眼里「高高在上」的專家竟然主動開出400萬的價錢要收走他手里的帶血雞蛋。對此,老農也表示出自己的想法。
在專家提出高價收走老農手里帶血雞蛋的時候,老農顯得有些復雜,他也說不出高興還是悲傷,他只是看了手里的帶血雞蛋兩眼,深吸一口氣。與此同時,在場所有人也隱約感到老農放棄希望的韻味。
緊接著,老農對專家說到:「既然是文物,你們就帶走吧,不需要給我400萬,隨便給一些就行。」當老農話說出口的時候,就連專家也大吃一驚。
要知道,400萬的錢財對于這一位老農而言,或許是他窮極一生也無法獲得的財富。但是,在這400面前,老農并沒有徹底迷失自己,最起碼在他的心里,還有一些的愛國觀念和民族情懷。
據說,后來老農把這兩顆帶血雞蛋送給專家,供他們研究,而專家們也沒有食言,將事先應允的400萬送到老農面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老農對眼前的400萬先進再次做出選擇,只見老農從400萬中拿出幾摞現金,便叮囑專家將剩下的錢帶回去,用做文物考察和研究。
就這樣,老農將這兩個珍貴的文物捐贈給國家,與此同時,老農視金錢如糞土的事跡也被流傳開來。包括老農在內,他完全想不到自己會因此成為名人。
客觀的說,老農在放棄400萬現金的同時,也就意味著老農徹底失去這兩顆帶血雞蛋的「回饋」。但正是因為老農的這個舉動,讓他成為萬眾矚目的「群眾代表」,人們口中欽佩不已的對象。
結語:
以老農的家境和經歷而言,選擇400萬現金無可厚非,然而老農并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了一天與眾不同的道路,既獲得獎金和獎賞,也將文物贈予給祖國,對于老農來說,放棄帶血雞蛋其實是非常可惜的,直接讓他錯失暴富的機會。
但是,對于祖國而言,老農做出出了巨大的貢獻,讓原本屬于中國的文物再次回到中國懷抱。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上而言,老農體現出一種大公無私的機會。正是由于他的付出,才讓世人清楚的認識到這個聞名天下的的老農。
所以說,不管做什麼事情,有付出才會有收獲,這始終都是不變的真理。無論到了什麼時候,踏實付出才有可能收獲一些意想不到的的東西。然而,我們在日常生活的為人處世當中,同樣需要踏實肯干。